IMG_8175.JPG

北埔老街,是我常逛的地方之一

最主要是離新竹很近,半天時間時間即可結束行程

  

通常星期六中午之前這裡的遊客不會很多

今天也不例外

  

IMG_8154.JPG

在慈天宮旁的街道上

 街道二側同樣是賣擂茶

同樣是對遊客不吝於提供試喝

每次經過這裡

總恨不得再多出一隻手可以拿免費試喝的飲品 

 IMG_8176.JPG  

以往來這裡除了閒晃外

某人就為這裡的板條而來

但今天卻一改往常

往旁邊的小巷弄訪悠探古來了

  

這些紅磚屋大都藏身在小巷弄內

有些還有人居住

也有些早已無人居住,任其殘破不堪

 IMG_8202.JPG  

 IMG_8162.JPG

 

   IMG_8168.JPG 

 IMG_8199.JPG  

巷弄內也隠身了許多

具有特色的民宿及小館

IMG_8160.JPG 

 IMG_8204.JPG

 IMG_8205.JPG  

IMG_8170.JPG

被餐館名稱取代

遊客早已不知原有的涵義

如"叮咚橋"

此處以石板塊舖地

經過時石板塊震動,發出"叮咚""叮咚"聲

IMG_8174.JPG 

  IMG_8172.JPG   

慈天宮為位在北埔街上,

建造已有百年的歷史,屬三級古蹟

是北埔重要的廟宇

IMG_8226.JPG  

IMG_8221.JPG  

IMG_8219.JPG

 IMG_8222.JPG  

 

巧遇導覽人員正向遊客解說慈天宮的歷史及文化

IMG_8210.JPG  

姜阿新宅- 亦為百年建築,同列三級古蹟

巴洛克式的格局,是當時接待外賓的地方

採預約制,平時無法隨意進出

IMG_8182.JPG

 IMG_8183.JPG

 IMG_8184.JPG  

金廣福-建於1834年為一級古蹟

是北埔最具代表的客家建築。

名稱各具代表義意

「金」代表官方,「廣」代表客家人、「福」代表閩南人,

是清代年間處理開墾業務的辦事處

馬鞍式的屋脊是客家建築的代表特色

 IMG_8185.JPG  

在金廣福旁尚有一處一級古蹟,

即為天水堂

建於1832年是早年開墾北埔總墾戶「姜秀鑾」的宅第

雖為一級古蹟,其家族仍常期居住在裡面

所以天水堂是不開放參觀,只從外面欣賞其建築之美

除了傳統的馬鞍式屋脊外,屋脊末端的燕尾造型,更代表天水堂的官家地位

IMG_8191.JPG  

 

IMG_8195.JPG 

 看完古蹟,再來就是購買當地名產

北埔街上,有許多販賣古時大餅的店家

但以芋頭餅及蕃薯餅最具代表性

IMG_8232.JPG  

IMG_8155.JPG 

臨離開時買顆茶焗蛋解饞

IMG_8227.JPG

 IMG_8230.JPG

 IMG_8231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s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